——“某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传被告人陈号到庭。”
近日,随着法槌的敲响,一起拐卖儿童的案件在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检察院二楼模拟法庭开庭审理。不同于以往法庭审判的是,本次案件的审判长、陪审员、书记员、被告、公诉人、辩护人等人员等均是未成年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一场由共青团长春市委、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检察院、爱德基金会、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长春市益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以"法"之名,守护"未"来——模拟法庭法治宣传活动,目的在于让青少年在自主参与的庭审活动中真切感受法庭庭审程序及职责,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律意识,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本次活动的剧本由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检察院的“桔子姐姐”团队编写,在检察官及司法社工的指导下,庭审过程完全按照标准庭审程序进行。
本次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为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资助的勤志少年,所有参与者都对本次活动非常重视,按照要求上身着浅色衣服,下身着黑色或深色裤子。一些家离得较远的青少年家庭担心堵车,早早就出了门,比预计的集合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到达了活动地点。
模拟法庭活动正式开始前,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检察院未检检察官,“桔子姐姐”团队成员王思淇向青少年们介绍了审判法庭的结构、办案程序、法庭规则等知识。
青少年们严格遵循法庭秩序,完成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在活动结束前,长春市益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促进中心司法社工刘书宁与参与者们进行互动,向青少年们提出与本次模拟法庭活动相关的问题,青少年们积极踊跃举手回答,并说出了正确答案。
本次活动使青少年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也激发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据悉,为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的权益维护和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共青团长春市委已连续3年实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社工服务项目”,项目协同检察机关初步构建了“共青团+检察院+司法社工”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支持体系,面向罪错未成年人群体开展社会调查、心理干预、关护帮教、教育矫治、亲职教育等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最大限度促进涉案未成人顺利回归社会;同时联合各职能部门,面向普通青少年及边缘青少年群体,开展法治教育、禁毒教育、自护教育三个系列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服务。据了解,本次活动是长春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社工服务项目中的一场。后续,共青团长春市委将继续积极探索更多生动、新颖的普法形式,不断开展丰富多样的法治主题教育等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