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2022年5月18日《长春日报》:浩瀚星空里 圆我报国梦

2022-05-18 11:56:00

长光卫星科研人员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工作。 (本版图片由徐微提供)

  12日一早,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栋就忙碌起来。在会议室内,这个刚过40岁生日的青年人正带领一群“90后”召开项目方案讨论会。

  “在公司研发队伍中,40岁以下青年占97.8%。”王栋自豪地介绍说,本轮疫情发生后,面对当时天上运行的41颗卫星和多个型号卫星研制发射任务,公司一批青年技术骨干主动请缨留守在公司,保障卫星运营管理、研制生产、数据开发等工作,并于4月30日和5月5日圆满完成了两次共13颗“吉林一号”卫星发射任务。在他们当中,“90后”占了绝大多数,甚至还有“95后”。关键时刻,他们把青春的华章写在苍穹之上,用实际行动展现出科技人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90后”孔令波是“吉林一号”宽幅01C星副总师。5月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宽幅01C星倾注着他大量的心血。这颗卫星具有高分辨、超大幅宽、超大存储、高速数传等特点。“发射前的这段时间,我和同事们吃住在发射场,为这颗卫星能够顺利发射做最后的准备。”孔令波年纪虽轻,却已是长光卫星的“老员工”。2016年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硕士毕业后,他一直坚守在研发一线。

  作为吉林省和长春市的耀眼名片,“吉林一号”卫星从研发到数据破解都充满着神秘感。在长光卫星近距离接触这群“造星人”会发现,他们大多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虽然各自工作内容不尽相同,却都在为这颗太空中最“靓”的星而不懈奋斗着。见到“90后”范黎明时,他正忙于卫星数据的破解。“我主要负责卫星遥感数据的解密工作,通过软件、算法,将卫星原始数据处理成遥感图像,在里面查找并解决异常数据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样是“90后”,从业7年来,王行行承担了“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近20颗卫星的载荷电子学系统研制,并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我国第一次以灵巧方式在轨成像、国产CMOS第一次在轨技术验证成功。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姿态与轨道控制研究室,同样年轻有为的孟德利给记者来了一次科普:“卫星运行如同人在马路上行走,精密定轨如同确定人在马路哪一侧行走,从而确定卫星方位及速度,进而预测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时间。”孟德利说,要想获得更接近真实的数据,就必须对卫星进行实时跟踪观测,他做的就是这个“技术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一直回荡在我们的耳畔,作为航天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一定会自觉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记者在长光卫星采访时,这支以青年为主的科技团队代表们表示,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勇担时代使命,争做“五个模范”,把青春的华章写在苍穹之上,做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奉献者。

  (来源:长春日报)